項目名稱:Scenario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anti-driving effect on Qingdao’s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with an optimization model, Part Ⅰ: Carbon emissions peak value prediction
獲獎等級: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項目簡介: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我國政府早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就已經承諾:到2020年,將單位GDP的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40-45%。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并加速推動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啟動了國家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而核算和設定本地區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是相關低碳試點省市的一項重要任務。特別地,根據我國2020年碳排放強度控制目標的要求,青島市作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之一,應在2020年前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并及時啟動碳排放峰值管理進程。因此,精確地預測碳排放峰值以及相應的達峰時間是青島市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該成果的研究結果表明:青島市要順利實現2020年達到排放峰值的目標,將會面臨相當大的壓力。因此,為確保《青島市低碳發展規劃(2014-2020)》的成功實施,保證青島市在2020年順利達峰,青島市政府應在“十三五”規劃中制定一系列與社會經濟發展、能源利用、產業升級等有關的政策并嚴格貫徹實施。具體來說,2020年前,青島市必須完成以下主要任務:(1)控制人口遷入的速度和規模,確保常住人口數量在940萬以內;(2)繼續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降低能源強度至0.61噸標煤/元以下;(3)推動城市化健康發展,確保城市化率達到71.05%以上;(4)優化能源結構,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提高至3.42%以上;(5)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確保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中的比重達到53.81%以上;(6)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適當擴大內需。
該成果不僅可以為青島市建立碳排放峰值管理框架、設定合理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碳減排目標提供理論基礎,而且能夠幫助決策者制定切實可行的節能減排措施。此外,該成果還可以作為典型案例為其他低碳試點省市探尋低碳經濟背景下適合本地區的低碳發展模式提供參考。

支撐獎項的成果:

獲獎人簡介:
武傳寶,山東沂水人,博士,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經濟與政策、環境經濟與管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各1項;在《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國電力》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1部;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目前為中國系統工程學會會員,擔任《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ergy》、《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PLOS ONE》等多個期刊的審稿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