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各單位:
根據《山東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實施辦法》(山科大黨發〔2022〕36號)文件要求,現啟動2023年度山東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創新團隊”)遴選工作,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一)創新團隊應是一個研究集體,須具有清晰明確的研究方向、科學規范的研究計劃和結構合理的研究梯隊。團隊人數一般5-10人,每位教師只能參與1個團隊。團隊成員至少涵蓋2個一級學科,鼓勵理工科教師加入團隊。團隊骨干成員在承擔項目、發表論文、獲取科研獎勵等方面須有前期合作基礎。團隊均以“×××(研究方向)創新團隊”命名。
(二)創新團隊帶頭人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素養和學術道德;治學嚴謹,學術視野開闊,富有創新精神,科研能力突出;組織協調能力強,在團隊中有較強的凝聚作用。
A 類團隊帶頭人一般應具備正高級職稱,或具有良好科研發展潛力的副高級職稱教師;年齡一般不超過 55 周歲;已主持 C級(不含青年項目)及以上科研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 E 級及以上論文、B 級及以上著作不少于 5 篇(部)。
B 類團隊帶頭人應具備副高級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已主持C 級及以上科研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 E 級及以上論文、B 級及以上著作不少于 2 篇(部)。所有團隊成員年齡一般不超過 45 周歲。
團隊帶頭人須為我校教師,團隊成員中校外人員不超過團隊總人數的 20%。
(三)為鼓勵跨學科研究,理工科教師也可作為團隊帶頭人申報,但須確定團隊隸屬一個文科學院(系、部),其用于申報和考核的成果均為本文科研究領域或其交叉研究領域的成果。
二、評審程序
創新團隊采取學校統籌規劃、揭榜掛帥與自由申報相結合的方式組建,遴選堅持公開、競爭、擇優原則。具體流程如下:
(一)團隊申報。創新團隊帶頭人要組織團隊成員,圍繞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目標,主動回應理論研究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學制定團隊研究計劃和建設任務,填寫《山東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創新團隊申報書》,并提交團隊帶頭人所在單位(即團隊主責單位)。
(二)單位審核。團隊主責單位組織學術委員會,對所申報團隊研究方向、學術價值、建設目標、對本單位學科建設支撐度等進行論證,論證通過后,簽署推薦意見。請于3月20日前將《山東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創新團隊申報書》及支撐材料紙質版、匯總表報送人文社科處,電子版發送至指定郵箱。學校對申報團隊名單通過校園網公示 3 個工作日。
(三)答辯評審。公示無異議后,學校組織校外高水平專家組以答辯的方式進行評審。申報團隊須對其組建基礎、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學術特色、研究優勢等做出陳述。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四)學校決定。人文社科處匯總專家推薦人選等綜合情況,提交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
(五)公示。擬建設創新團隊名單通過校園網公示。公示期為 5 個工作日。人文社科處負責公示異議的受理工作。
(六)結果公布。公示無異議,批準立項后學校正式下達建設計劃。
三、其它事項
(一)創新團隊的建設周期一般為5年。
(二)所填報成果一般應為近5年來取得,本次填報為自2018年1月1日起。成果認定依據《山東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業績等級認定辦法(試行)》《山東科技大學自然科學科研業績等級認定辦法(試行)》(山科大發〔2022〕21號)。
(三)申報材料裝訂要求:
1.請將《山東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創新團隊申報書》用A3紙張騎馬釘成冊,提交1份原件(學院簽字蓋章)。
2.支撐材料單獨膠裝成冊,提交1份。包含填報到申報書中的項目、獲獎、論著、應用類成果被采納情況的相關證明,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創新團隊成果和業績的材料。項目、獲獎和應用類成果被采納情況提供立項書(合同書)、獲獎證書和采納證明的復印件,論文提供檢索報告及期刊封面、目錄和文章首頁復印件,著作提供封皮和版權頁復印件)。
3.匯總表提交1份,按推薦排序,簽署推薦意見,加蓋學院公章。
(三)申報材料提交地點:行政樓316室
(四)電子版材料提交。請將申報書、支撐材料電子版(每個團隊的申報書和支撐材料合成一個PDF格式文檔,以團隊負責人姓名+團隊名稱命名)和匯總表發至郵箱:rwskc@sdust.edu.cn。
(五)聯系人:高千 聯系電話:86057796
人文社科處
2023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