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各單位: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為深入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經研究,設立山東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專項。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密聯系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等重大問題,圍繞研究成果融入學校立德樹人和教育教學,充分發揮學校研究優勢,鼓勵和支持教職工盡快推出一批有理論說服力、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成果,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供有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二、選題要求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研究導向和價值取向,體現鮮明時代特征、問題導向和創新意識。
(二)各教學科研單位要加強有組織的科研。召開專門學術研討會議,圍繞學科發展方向和研究優勢,確定本單位選題指南并在一定范圍內公示。申請人根據指南確定的研究范圍和方向,可選擇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側重點,自行設計具體題目。課題名稱應科學、嚴謹、規范、簡明,一般不加副標題。
三、課題類型及經費資助
本專項設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重點課題由組織過專門學術研討會(以各單位新聞為準)的教學科研單位重點組建團隊申報,每個教學科研單位限推薦4項;一般課題由申請人自發組建團隊,不限項申報。
重點課題先期經費資助0.3萬元/項,結項后根據結項等級(A級:1萬元/項;B級:0.5萬元/項;C級:0.2萬元/項;D級:無資)再給予相應資助;一般項目全部采用后資助方式,根據結項等級資助。
四、申報條件
(一)申請人須具備下列條件:
1.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科學研究各項管理規定;2.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科研經驗,社會責任感強,學風優良;3.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并擔負科研組織指導職責,申報重點課題應具有副高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博士學位;4.申請人只能申報一個項目,作為課題組成員可參與申報一個項目。
(二)申請人按課題相關學科參與相應教學科研單位的申報。
五、完成時限
研究周期為1年,項目開始時間以批準立項時間為準。
六、結項要求
課題結項需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一)課題負責人要面向師生做1次關于課題研究成果的學術講座(以學術講座海報和學術講座新聞為結項證明材料)。
(二)在期刊、報紙公開發表1篇理論文章,或相關智庫成果達到學校認定的F級及以上(需按相關文件要求提供相應證明材料)。
七、其他事項
(一)本次課題申報不受理個人申報,也不接受以協會、學會、基地等名義組織的申報。
(二)申請人應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專項課題申請書》的說明和要求,如實填寫申報材料,并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課題組成員須征得本人同意,在《申請書》上簽字,否則視為違規申報。凡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一經發現查實,取消申報資格,如獲立項即予撤項并通報批評。凡在項目申報和評審中發現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的,除按規定進行處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記錄。
(三)各單位要加強對申報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對申報材料的審核把關。對《申請書》填寫內容,特別是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實性、研究實力和必備的條件,要進行認真審核,簽署明確意見,確保申報工作的質量。
(四)獲準立項的《申請書》視為具有約束力的資助合同文本,課題負責人在項目執行期間要遵守相關承諾,履行約定義務,按期完成研究任務,研究期間不得擅自更改研究方向。
(五)評審結果優秀的課題,學校優先推薦申報省部級及以上相關項目。
(六)材料終版報送安排:請各教學科研單位匯總審查合格的《申請書》書面材料(一式3份,A3紙雙面印制、中縫裝訂,按統計表順序用長尾夾夾好統一報送),填寫《申報情況統計表》(按重點、一般順序排序,單位蓋章)。同時提交《申請書》《申報情況統計表》《單位選題指南》電子版。所有電子材料放到一個文件夾中,以單位名稱命名;《申請書》須單獨建立二級文件夾,“申請書”文件夾中的文檔(PDF格式)以“序號-課題類別-申報人-課題名稱”命名,序號與《申報情況統計表》序號一致;《申報情況統計表》《單位選題指南》放在一級文件夾中。
各單位請于2022年11月10日前將紙質版材料報送至人文社科處,電子版材料發送至郵箱rwskc@sdust.edu.cn,主題為“單位名稱-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專項”,逾期不再受理。
聯系人及電話:高 千(86057796)
辛璐璐(86057871)
宣傳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秘書處) 人文社科處
2022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