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各單位:
根據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 (司規〔2020〕7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規定,2022年度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面向全國公開申報。現將課題申報受理工作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 指導原則
(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和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目標,以國家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重點,深入開展理論研究,為國家法治建設的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實踐提供理論支持。
(二)堅持應用對策研究為主、基礎理論研究為輔。在注重應用對策研究的同時,適當兼顧法學基礎理論研究。鼓勵開展有針對性的應用對策研究和有前瞻性的法學基礎理論研究,注重新興學科研究、邊緣學科研究和跨學科的交叉綜合研究。
二、課題類別和資助經費標準
(一)課題類別
課題類別分為重點課題、一般課題、青年課題和專項任務課題。
(二)資助經費標準
1、重點課題:最終研究成果為專著、編著、譯著等的,資助經費不超過6萬元;最終研究成果為論文、研究報告等的,資助經費不超過4萬元。
2、一般課題和青年課題:最終研究成果為專著、編著、譯著的,資助經費不超過4萬元;最終研究成果為論文、研究報告等的,資助經費不超過2萬元。
3、專項任務課題:司法部不資助經費,課題申請人或申請單位自籌經費。
三、申報要求
(一)申報受理范圍
全國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和司法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法學類社團的在職人員,符合本公告規定的申報條件者均可申報。
(二)申請者條件
1.申請者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申請者應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對申報課題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礎,有足夠時間專心研究。
3.申請者(課題組全體成員)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申請重點課題者,課題主持人須具有正高級職稱或副廳(局)級以上職務;申請一般課題和專項任務課題者,主持人須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正處級以上職務或已取得博士學位;申請青年課題者,主持人和課題組成員年齡均不超過39周歲(1983年8月15日后出生),并且均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正處級以上職務或已取得博士學位。
(三)申報注意事項
1.申請重點課題、一般課題、青年課題和專項任務課題者,由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按照申請者條件要求承擔審查責任。
2.每個課題主持人只能申報一個課題;課題組成員最多可以參加兩個課題的申報(所列課題組成員必須征得本人同意),否則視為違規申報,參與申報材料無效。
3.申請課題,原則上課題組由不少于兩人、不超過六人(主持人除外)組成;確實認為本人已有足夠的研究成果,有能力和時間按期保質完成研究任務的,可以單獨申報,無需專門組成課題組。
4.專項任務課題的申請者須自籌2萬元以上的研究經費(不含出版經費),由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審查經費情況。
5.課題題目:《課題指引》為課題申報參考,申請者可根據《課題指引》自擬題目。
6.課題不資助博士論文,不能以博士論文相同或相似的內容參加課題申報。
7.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包括專著、編著、譯著、教材、論文、研究報告、調查咨詢報告或其他。研究成果為專著、編著、譯著、教材的,須正式出版;研究成果為論文的,重點課題的課題組須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與課題研究相關論文3篇以上,其他課題須發表2篇以上;研究成果為研究報告、調查咨詢報告的,須有省(部)級以上單位出具的采用證明。
8.所有課題提交結項成果時同時提交成果綜述。
9.課題的研究期限為自立項之日起兩年。
10.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人員,不得作為主持人申報本次項目:
(1)正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科技部、中國法學會等項目未結項的課題負責人。
(2)曾經主持司法部課題被撤項未滿3年的課題負責人。
11.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申請人應如實填寫申請材料,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不得有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凡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一經發現查實,取消5年申報資格;如獲立項即予撤項并通報批評。
四、申報辦法
(一)課題申報受理工作原則上由申報單位集中辦理。申報材料請從“司法部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moj.gov.cn/)登錄,在機構設置中的直屬單位“全面依法治國研究中心(原政府法制研究中心)”頁面下載。
(二)申請者請認真閱讀《管理辦法》、《課題指引》,按照要求填寫《申請評審書》。
(三)課題申請者所在單位應對申請者資格及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按規定簽署審核意見。
(四)申報材料使用WORD軟件錄入、A4紙打印的《申請評審書》一式6份(含原件1份)及電子版1份(發送電子郵件)。
五、申報時間
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9月15日截止(以郵戳日期為準)。
六、材料寄送
收件單位:全面依法治國研究中心(原政府法制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南大街6號
郵編:100020
郵寄方式:一律采用中國郵政EMS方式寄送。
聯系人: 莊春英 鄭麗娟 楊文龍
聯系電話:010-65152782 010-65152738 010-65152770
E-mail:ky2726@sfbyjs.com
七、我校申報安排
各單位從政治方向、申報資格、選題論證、知識產權、學術創新等方面對申報項目進行初審把關,于2022年9月12日前將申請書紙質版材料(一式6份)送至人文社科處(行政樓 316),電子版材料發至rwskc@sdust.edu.cn。
聯系人:沈瀟 86057871
人文社科處
2022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