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各單位:
“科創中國”是中國科協打造的團結科技工作者服務地區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服務品牌。按照2022年度工作計劃,中國科協擬組織開展若干專題研究,加強“科創中國”建設理論與實踐結合,進一步求實效、植內涵、提質量、筑生態,強化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科技創新更好服務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現將申報事宜通知如下:
一、項目名稱與內容
(一)“科創中國”帶動創業就業的作用機理和成效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01)
1.項目內容:研究“科創中國”帶動創業就業的影響機制、作用原理、統計方法和工作成效。考察“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引進和落地科技人才和技術資源情況,分析試點建設對當地產業發展的促進情況,以及對創業就業的帶動情況;研究“科創中國”數字平臺及其協作站體系、“科創中國”聯合體等新型協同組織在服務科技創業、帶動高水平就業方面發揮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提出“科創中國”帶動創業就業的政策建議。
2.考核指標:形成科技創新對創業就業的影響文獻匯編1份;調研部分“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提出“科創中國”促進創業就業的統計方法,明確數據采集點,并形成1份數據匯總;組織召開3次左右專家討論會,聽取和提煉不同方面專家的意見建議,形成專家意見匯編1份;形成不少于2萬字的專題報告1份,并凝練為3000-5000字的建議報告1份。
3.項目數量:1項。
4.經費額度:不超過20萬元。
(二)企業科協組織有效融入“科創中國”建設的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02)
1.項目內容:調研30家左右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科協,應覆蓋中央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地方國企、民營企業、產業園區等,研究企業科協在“科創中國”創新網絡中發揮作用的特色和核心能力,提出各類企業科協切實發揮作用,進一步融入“科創中國”建設,有效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促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的意見建議。
2.考核指標:形成企業科協開展“科創中國”建設相關工作調研報告1份;牽頭召開3次左右專家討論會,聽取和提煉不同方面專家的意見建議,形成專家意見匯編1份;形成不少于2萬字的專題報告1份,并凝練為3000-5000字的建議報告1份。
3.項目數量:1項。
4.經費額度:不超過20萬元。
(三)“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科創指數”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03)
1.項目內容:深入研究“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建設情況,借鑒國內外創新型城市建設經驗和有關評價標準,研制“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科創指數”,提出科學完善、數據采集便捷的評價指標體系和創新計量方法,據此對65個“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進行綜合評價,并系統分析試點建設成效,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2.考核指標:形成國內外創新城市建設經驗和評價標準文獻匯編1份;調研部分“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提出“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評價指標體系1份;形成“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綜合評價報告1份;組織召開3次左右專家討論會,聽取和提煉不同方面專家的意見建議,形成專家意見匯編1份;形成不少于2萬字的研究報告1份。
3.項目數量:1項。
4.經費額度:不超過40萬元。
(四)科技創新指數在區域運用的實證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04)
1.項目內容:選取國內經濟發達地區,收集整理區域內有關科技創新指數,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創新指數、園區創新指數、企業創新指數、民營經濟創新指數等;調研其指標設置及數據來源。對相關科技創新指數在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不同主體的使用情況進行實證研究,在深度調研基礎上,歸納整理為可復制推廣的典型工作模式。
2.考核指標:形成區域科技創新指數設置、數據來源、使用情況匯編1份;凝練形成不少于5個科技創新指數運用典型案例;組織召開3次左右專家討論會,聽取和提煉不同方面專家的意見建議,形成專家意見匯編1份;形成不少于2萬字的專題報告1份。
3.項目數量:1項。
4.經費額度:不超過40萬元。
(五)“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建設與評估標準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05)
1.項目內容:基于評估評價的科學理論和方法,結合中國科協打造“科創中國”創新基地的工作實踐,針對不同類型“科創中國”創新基地的特點進行分析研究,借鑒國內外同類創新平臺經驗,為創新基地建設評估標準體系提供理論依據,提出分類考核評估標準,以及進一步夯實“科創中國”資源常態化落地機制的意見建議。
2.考核指標:對“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建設運行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形成創新基地建設評估標準體系;組織召開3次左右專家討論會,聽取和提煉不同方面專家的意見建議,形成專家意見匯編1份;提出“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分類考核評估指標;形成不少于2萬字的專題報告1份,并凝練為3000-5000字的建議報告1份。
3.項目數量:1項。
4.經費額度:不超過20萬元。
(六)“科創中國”促進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規律性影響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06)
1.項目內容:研究“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與“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數字化平臺等協調聯動,推動科技資源高效對接下沉,引進高層次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的整體情況。研究挖掘科技社團促進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共性規律,為深化“科創中國”建設向“求實效、植內涵、提質量、筑生態”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2.考核指標:通過文獻研究,形成相關文獻匯編1份;牽頭召開3次左右專家討論會,聽取和提煉不同方面專家的意見建議,形成專家意見匯編1份;形成不少于2萬字的專題報告1份,并凝練為3000-5000字的建議報告1份。
3.項目數量:1項。
4.經費額度:不超過15萬元。
(七)“科創中國”案例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07)
1.典型案例剖析
(1)項目內容:從學會、試點城市(園區)、科協組織、產業(行業)、企業、科技工作者等視角,通過深度調研,使用MBA、MPA案例寫作方法,小切口挖掘“科創中國”建設的典型案例,輔以理論分析,剖析政策、資金、技術、人才及社會組織聯動情況,突出展現科技工作者下沉集聚發揮的關鍵作用,以及創新生態的顯著變化。
(2)考核指標:深度調研訪談典型案例至少3次以上;形成不少于1萬字的專題報告1份,結合具體案例詳細分析問題、經驗、模式、績效,凝練為3000字以內的典型案例1份。
(3)項目數量:10項。
(4)經費額度:每項不超過5萬元。
(八)“科創中國”技術經理人活躍服務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08)
1.項目內容:跟蹤調研“科創中國”平臺現有數千名技術經理人情況,堅持服務導向和以用為本,分析技術經理人依托平臺開展活躍服務與互動的激勵機制與舉措,圍繞服務內容、參與模式、績校評價和利益共享,提出可操作、可量化評價的技術經理人在線服務規范,提出技術經理人培育、配置、評價、使用的政策建議。
2.考核指標:形成包含激勵舉措、服務規范和人才培育、使用建議等的研究報告,分為簡版(不多于5000字)和全版(不少于20000字);形成不少于50位技術經理人和20個培訓單位的調研或訪談分析材料;提交一份站位高、針對性強、舉措務實新穎的智庫建議(3000字左右)。組織開展開題報告、調研、交流和結題驗收等。
3.項目數量:1個。
4.經費額度:不超過15萬元。
(九)健康標準體系建設對促進健康管理產業發展的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09)
1.項目內容:充分利用全國健康人群多中心調查數據和健康標準建設等成果,從促進健康管理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深刻論證健康標準體系建設的必要性,探尋健康管理產業因健康標準缺失所產生的突出問題與功能短板,結合產業經濟、公共管理、社會學等理論,利用“科創中國”產學研融合路徑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健康標準對健康管理產業的影響因素、干預原理和融合機制,提出健康標準體系建設對促進健康管理產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2.考核指標:通過文獻研究,形成相關文獻匯編1份;到全國至少15家健康管理產業典型企業或單位進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1份;匯聚不少于100萬人的全國多中心人群健康數據庫;召開5次左右專家談論會,聽取專家意見建議,聽取和提煉不同方面專家的意見建議,形成專家匯編1份;形成不少于2萬字的專題報告1份,并凝練為3000-5000字的建議報告1份。
3.項目數量:1項。
4.經費額度:不超過80萬元。
(十)體醫融合促進主動健康服務產業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22YJKT10)
1.項目內容:調研體醫融合在全國各地的項目開展情況,圍繞項目類型、參與模式、融合機制、過程監控、效果評價和創新做法等方面進行重點調研,形成體醫融合發展現狀調研報告,摸清體醫融合發展的制約因素與發展瓶頸,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體醫融合發展路徑與政策建議,促進主動健康服務產業發展,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2.考核指標:調研全國不少于6個省市,形成我國體醫融合現狀調查報告1份,分為簡版(不多于5000字)和全版(不少于2萬字);分析“體醫融合”典型案例,提煉出經驗模式匯編1份;召開不少于5次專家談論會,聽取專家意見建議,形成專家匯編1份;深入分析體醫融合發展的制約因素與發展瓶頸,提交一份站位高、針對性強、舉措務實新穎的“體醫融合”智庫建議(5000字左右),提出體醫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組織開展開題報告、調研、交流和結題驗收等。
3.項目數量:1項。
4.經費額度:不超過80萬元。
二、項目進度要求
1.開題會:2022年8月31日前
2.中期會:2022年9月31日前
3.結題會:2022年11月1日前
三、申報要求
1.申報單位須熟悉中央財政項目實施管理,具備相關項目任務服務資質,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項目目標。
2.申報單位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不接受非法人單位和個人申報。如有協作單位,需在申報書中寫明,并明確任務分工、經費使用等方面的責、權、利。聯合申報的項目,默認牽頭單位為第一申報單位。
3.申報項目經費預算應符合《中國科協財政項目管理辦法(修訂)》的有關規定,并詳列測算依據。報送材料應客觀真實,不得弄虛作假。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不得申報:
(1)兩年內受到民政部或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的;
(2)兩年內被中國科協通報并限期整改的;
(3)兩年內在非不可抗力條件下未按要求完成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原學會學術部)有關項目的。
5.每家單位可申報多項。
四、申報評審流程
1.申報單位請登錄“智慧計財服務平臺”(http://nk.cast.org.cn/),在“項目申報”欄目完成供應商(指項目申報單位)賬號注冊。
2.紙質申報書一式五份(原件2份,復印件3份),按要求加蓋申報單位公章及騎縫章。紙質和電子版(Word和PDF掃描件)申報書及需要補充說明的其他材料同時郵寄并發送至第三方申報評審服務機構及其電子信箱。請在信封封面注明:“xxxx項目(項目編號:2022YJKT0X)申報書”。
3.申報截至日期為2022年7月8日。紙質申報材料寄送日期以當地寄出郵戳為準。
4.中國科協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資格審查。未通過資格審查的單位,不得進入專家評審環節。
5.本通知未盡事宜解釋權在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
五、聯系方式
1.項目咨詢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
聯 系 人:曲老師(課題編號:2022YJKT08)
聯系電話:010-68581366
聯 系 人:張老師(其余課題)
聯系電話:010-68517798
2.電子版材料發送地址
qygz@cast.org.cn
3.紙質版材料寄送地址
“科創中國”項目組,北京市豐臺區西三環中路90號通用技術大廈1504,010-63348452
4.技術支持
中國科協智慧計財服務平臺技術服務:010-62624436
五、我校申報安排
各單位從政治方向、申報資格、選題論證、知識產權、學術創新等方面對申報項目進行初審把關,于2022年7月6日前將申請書紙質版材料(一式5份)送至人文社科處(行政樓 316),電子版材料發至rwskc@sdust.edu.cn。
聯系人:沈瀟 86057871
人文社科處
2022年6月27日
附件:項目申報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