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深化山東政法智庫建設,大力繁榮法學研究,著力弘揚齊魯法治文化,努力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山東、法治山東,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省委政法委、省法學會決定組織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法治保障”專項課題研究。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選題范圍
主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法治保障
1、推進黃河下游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法治保障研究
2、加強黃河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法治保障研究
3、保持黃河長治久安法治保障研究
4、強化黃河環境污染系統治理法治保障研究
5、建設黃河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法治保障研究
6、構建黃河區域城鄉發展新格局法治保障研究
7、加強黃河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法治保障研究
8、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法治保障研究
9、加強黃河綜合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研究
10、加快構建黃河流域開放新格局法治保障研究
11、黃河保護治理立法基礎性工作研究
12、黃河保護治理執法司法科學化規范化建設研究
二、申報立項結項方式
按照《山東省法學會法學研究課題管理辦法》,本次課題研究采取自選課題方式,立項評審和結項鑒定合并進行,申請人確定選題后即自行開展研究,于2022年5月1日前以課題成果申請。為加大對青年學者支持力度,設立青年課題項目。課題成果應緊密結合實際,聚焦問題、分析、對策,具有決策價值、實踐價值,包括兩部分:一是約2000 字《政法智庫建言》,二是不少于15000字調研報告。省委政法委、省法學會對課題成果進行匿名評審,對合格課題,進行立項結項,經費自籌;對優秀課題,省法學會將給予一定經費支持。
三、申請人資格
1、須具有良好政治素養和開展課題研究能力,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調研時間不少于2周,在課題申請書中寫明調研地點、方式、成效等情況。
2、申請人可以組成課題組申報,也可單獨申報。
3、申請人作為主持人只能申報一個課題,同時可作為另一個課題的課題組成員。單純作為課題組成員的,可同時參加兩個課題組。超過的,按不合格申請處理。
4、申請人所在單位應當能夠提供開展研究的必要條件,對申請人資格進行審核。以兼職人員身份申報的,兼職單位須審核兼職人員身份的真實性。
5、申報青年課題項目的,申請人和課題組成員年齡均應在35歲及以下(即在1987年1月1日后出生)。
四、申請辦法
1、課題申請人從山東長安網、山東省法學會網和齊魯石敢當、省法學會公眾號等下載并填寫《山東省法學會2022年法學研究課題申請書》《山東省法學會2022年法學研究課題申請活頁》(各一式5份,原件1份,匿名復印件4份),連同《政法智庫建言》、調研報告及全部申請材料電子版一并報送,郵件名稱為“姓名+課題名稱”。聯系人:劉韌承,電話:0531-51771193,郵寄地址:濟南市經十路20637號文博樓5樓山東省法學會研究部收,郵編250001,電子郵箱:93685495@qq.com。
2、申請時暫不需要所在單位及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審核蓋章。經評審立項結項后,按省法學會要求辦理有關手續。
3、申請人應嚴守法律法規和誠信,如實填寫申請材料,成果查重率須低于30%(含)。對弄虛作假者,一律取消申請資格,如獲準立項則撤銷立項、全額退還經費,列入省法學會學術不端記錄,五年之內不得再申報省委政法委、省法學會課題和參加有關評優薦優活動,并通報有關單位。
歡迎有關單位認真組織開展課題研究,歡迎各界人士積極申報和開展課題研究。省委政法委、省法學會將通報一批組織開展課題研究的先進單位,擇優進行成果交流、轉化和應用,努力形成一批優秀研究成果,積極推動轉化為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努力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五、我校申報時間
請各單位將紙質版材料(申報書、活頁各一式5份,原件1份,匿名復印件4份)于2022年4月27日送至人文社科處(行政樓 316),電子版材料發送至郵箱rwskc@sdust.edu.cn。
聯系電話:86057796 86057871
人文社科處
2022年1月13日
附件:1、《山東省法學會2022年法學研究課題申請書》
2、《山東省法學會2022年法學研究課題申請活頁》